1、得到的分散體系加入一定量的水,這樣可以提高膠粒在水中的分散性,要保證加的水量不能溶解膠體。
2、首先,我們要將膠粒分散在水溶可以溶混、對水溶性的凝膠不溶解或者是沒(méi)有水的液體載體介質(zhì)中,但是要保證比膠粒的體積大這樣才能夠充分分散,這類(lèi)載體主要是一元醇,例如甲醇和乙醇,乙二醇,丙酮等。
3、要在載體液中加入水溶性的鹽,但是鹽不能夠與膠體反應。其作用主要是防止水溶性的凝膠在靜止的時(shí)候形成膏狀物或者是凝結、沉淀。常用的有氯化鈉等。
4、在載液中需要加入懸浮劑,用于防止出現凝膠沉析的現象,主要的懸浮劑可以是甘油、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。懸浮劑必須要能溶于液體載體并且可以與膠體相容,對于羧甲基纖維素來(lái)說(shuō),用甘油做懸浮劑的話(huà),通常的加量約為載液的3%-10%之間。
5、在堿化和醚化的反應過(guò)程中必須加入陽(yáng)離子或者是非離子的表面活性劑,并且要溶解再液體載體中與膠體能夠相容,常用的表面活性劑有十二烷基硫酸酯,甘油一酸酯,丙二醇脂肪酸酯,其加量約為載液的0.05%-5%之間。